選報非本地專上課程 必須考慮的2個基本因素
於 26-6-2018 發布
文:黃曉彤
每年除了有一批同學會負笈海外,升讀外地大學,也有同學選擇在香港就讀非本地課程。對於這類同學,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前總幹事Dorte Kristoffersen女士提醒,同學首先要了解2個最基本考慮:「合法性」和「評審」。
第一個考慮:符合香港法例
香港法例第493章《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(規管)條例》規定,所有在本港開辦的非本地課程
必須註冊,這是對院校及課程的最低要求。而在同一法例規管下,有部分非本地課程則是
獲豁免註冊。此類課程,由非本地辦學機構,以及與同一法例下第8條列明的任何一間本地教育機構合辦,雙方簽訂合作協議,並提交相關資料予教育局非本地課程註冊處審批。
教育局設有課程名單,列出這些
已在條例下註冊,及
獲豁免註冊的非本地課程,並提供有關課程的資料。如果有意修讀在香港開辦的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課程,可先於
教育局「非本地課程註冊處」的網站,查證心儀課程是否已經註冊或獲得豁免。
第二個考慮:經評審局評審
選報非本地課程時,
首先必須確保課程是否合法,這是最低要求。要進一步了解課程質素,可以查閱課程是否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。Kristoffersen女士透露,現時在香港合法開辦的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課程中,約15%已通過評審局評審,這些課程會載列於資歷名冊。
Kristoffersen女士指,
教育局「非本地課程註冊處」及「資歷名冊」的網站,是學生查閱非本地課程合法性和質素的兩個重要途徑。
編輯:尹孝賢
相關文章:
報讀非本地課程注意事項
經評審全日制非本地學士課程一覽
《出路指南2018》
免費索取指南
下載電子書
圖片來源(部分):Freepik